穿越七千年文明之光:盟员共赴「希腊人」特展文化盛宴

发布时间:2025-09-20

2025917日下午,在校统战部支持下,由民盟上海中医药大学校本部总支组织的盟员文化参访活动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隆重举行。来自于中药学院、交叉科学研究院、科技实验中心、中医学院等不同部门的盟员在校本部总支主委王海颖教授的带领下,齐聚特展现场,共同探索古希腊文明从新石器时代至希腊化时代(公元前6800-31年)的壮阔史诗。本次展览由上海世博会博物馆联合希腊共和国文化部共同呈现,汇聚希腊14家顶级文博机构的270/套国宝级文物,以为叙事核心,为观众打开一扇全景式理解西方文明源流的窗口。

以人窥史:触摸文明基因的鲜活脉搏

步入展厅,盟员们瞬间被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所震撼。策展人洪丽娜提出的用古希腊人的故事讲古希腊历史理念贯穿始终,16组人物群像从六个历史时代中走来:新石器时代的农耕者护身符见证欧洲最早农业萌芽;青铜时代的阿伽门农金面具(复制品)折射迈锡尼王国的辉煌;古风时代的刮汗器诉说着奥林匹克精神的起源;而雅典公民抽签器上的斑驳刻痕,则让盟员们驻足沉思——这件2100年前的民主工具,以实物印证了人类对民主政治的最初探索。

镇馆之宝:文明互鉴的璀璨见证

在导览员的专业讲解下,五大明星展品成为全场焦点。屈臂女人像是一尊基克拉泽斯文化的大理石雕塑,抽象线条中流淌着远古女神崇拜的神秘信仰。在黑绘陶瓶上,荷马史诗场景跃然瓶上,雅典娜与奥德修斯的形象生动诠释希腊神话的永恒魅力。而公元前350年的金花冠上,黄金桂冠叶片薄如蝉翼,展示古希腊金器工艺的登峰造极。科莱立像展现了古风时代女性雕塑的衣褶如流水般自然,成为西方雕塑艺术的源头活水。亚历山大头像展示的卷发青年帝王被赋予神性特质,其东征推动的希腊化文明融合,恰与当下一带一路文明对话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文明对话:从爱琴海到黄浦江的共鸣

希腊驻华大使埃夫耶尼奥斯·卡尔佩里斯曾言:展览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更在于搭建两大洲之间的桥梁。盟员们通过雅典卫城建筑柱头(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三种柱式并置)、线性文字B泥板等文物,深入体会到古希腊在哲学、艺术、建筑、政治等领域对现代世界的奠基性贡献。展览尾声的赫尔墨斯像,更巧妙衔接即将启幕的古罗马主题展,暗示文明传承的生生不息。

返程途中,盟员们仍热烈交流观展心得,纷纷表示此次参访不仅深化了对西方文明基因的理解,更激发了立足本土、推动跨文化履职的使命感。这场横跨7000年的文明之旅,终将在当代中希文化交流的土壤中孕育新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