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宣传通讯 | 【荐读】“聚·汇·新”打造党员教育学习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2-09-20

“聚·汇·新”打造党员教育学习新模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党委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党委(以下简称“医院党委”)充分发挥党员教育对医务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救死扶伤职责的强大引擎作用,探索推进“聚·汇·新”党员教育新模式,促工作、促合力、促发展。

一是引领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学科联盟让发展动能“聚”起来。作为第三批全国样板党支部的中医外科第一党支部,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顾氏外科”发展史融入党员学习教育,探索建设“海派肛肠”党建联盟。联盟以多家单位肛肠二级工作站成员单位为主体,以共学共建共发展为目标,依托“名中医工作室”平台,以“学科建设”为联结点,通过联合开展党员教育、联合开展组织生活、联手开展基层服务等方式,逐步形成了“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新模式。通过打造“岐黄名家讲故事”平台,邀请陆金根、朱培庭、施杞等流派传承人分享“精气神”,激励年轻一代中医人不忘初心,积极开拓进取,切实让流派资源聚起来。

二是调动城市基层组织力量,联建共建把学习资源“汇”起来。医院党委整合党建共建单位资源,共享学习资源。举办“生命至上——医疗脱贫攻坚路上的龙医人”示范党课、“医心向党 龙医抗疫”系列初心讲堂,用龙医人感染身边人。邀请党建共建单位专家参与学习研讨,形成党建共建单位互动新常态。以“红色基地大寻访”为契机,与多家党建共建单位联合推出“红色地图”,让党员带着“任务”去探索。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创新体验式学习,让党员唱“主角”,提高学习实效。

三是压实支部书记责任担当,“头雁”工程促组织生活“新”起来。医院党委持续打造“头雁”工程,依托“午间有约”书记沙龙,持续建设“又红又专”的党建工作团队。多年来,医院党委秉承“多管齐下,久久为功”工作理念,利用党务干部培训、微党课比赛等形式,让支部书记“上得了党课,做得好群众工作”;同时开展党务工作人员水平评议工作并形成长效机制,为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专业人才支撑。医院党委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制定“三会一课”督导制度、加强组织生活(主题党日)管理制度等,切实提高支部组织生活质量。首批全国样板党支部内科第三党支部创建“4+5”工作法,就是一个典型。

龙华医院在党员教育方面走出了“龙医模式”,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效:

一是知行合一,让学习转化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强大引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医院组织动员以党员为骨干的3批36位白衣战士驰援武汉。大上海保卫战中,医院组建201人的医疗队奔赴集中隔离收治点,组建100多名应急核酸采样队伍,数千名职工坚守在医院各个岗位,党员在其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医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立多个海外中医药中心,传播中医“好声音”。同时,依托“立足西南、覆盖全市、辐射全国”中医医联体体系,持续推广中医药诊疗技术与传统文化,在全国范围打响“龙医品牌”。

二是凝聚智慧,让学习转化为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的有力保障。医院党委通过定期召开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推进会,按照“抓典型、强基础”的思路,推进党建示范创建,增强组织力。通过多年打造,现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2个、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个、市教卫工作党委党支部建设示范点1个、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校样板党支部3个。“四史”学习案例入选上海市委“四史”学习教育案例集、支部案例入选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编写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等。

三是凝心聚力,让学习转化为培养“德术兼备”传承人才的营养供给。“党建引领学科发展”得以实践,形成了党建与学科发展相结合、党员学习教育与流派传承相结合的格局,推动了学科发展和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批“又红又专”的“精兵强将”。同时,通过以“生命之光”“呵护小心肝”等服务项目为载体,实实在在为百姓解难题,为健康中国作贡献。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