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党委强化党建引领,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坚定信念,扛起特殊责任,拿出特殊担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大仗硬仗贡献“龙医”力量。
党建引领,筑牢疫情防控“红色防线”
汇聚抗疫强大合力。医院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强化疫情防控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抓实疫情防控措施、从严人员管理、细化服务保障、做实关心关爱;迅速集结起多支战斗力强、责任心重的战疫队伍参加全市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如201人医疗队进驻新国际博览中心临时集中隔离救治收治点,多支核酸采样队参与社区核酸筛查工作等;第一时间组建多个临时党总支、党支部,做到党组织全覆盖,如成立集中隔离点医疗队临时党总支,并下设3个临时党支部,成立闭环管理人员临时党支部等,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助力建立中医药预防屏障。医院党委积极将中医药防疫经验运用到疫情防控中,在全员防范、日常服用的基础上,先后向徐汇区、闵行区等部分集中隔离点赠送了35000剂“龙医正气方”,支援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和隔离点市民。为满足广大市民中医药预防外感疫病的需要,医院将“龙医正气方”调至门诊药房,市民可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配服,每日近万剂。同时,考虑到当前上海南部中医医联体内成员单位的防控工作压力较大,医院制备了1万余帖中药袋泡茶饮,送到一线抗疫人员和隔离点市民、大学生手中。随着防疫形势的复杂严峻,近期向部分市属、区属单位又先后调拨了30万份(每份7天量)的“龙医正气方”。
信息化技术扩展服务阵地。在保障门诊、急诊、住院等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广大科室和医务人员积极投入医院互联网门诊工作之中,让更多的“老病人”足不出户,努力解决疫情防控期间就医配药难题;中医预防保健科开设中医防疫预防在线咨询渠道,指导市民科学、合理使用中医预防方药。健康科普助力疫情防控,医院向公众发布“现代冥想辅助新冠疫情防控”合集,帮助市民、医务人员、患者通过情志调节减压安神;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中医外科第一党支部充分发挥顾氏外科学科优势,制作了“顾氏小龙宝”系列科普宣传片,以居家期间健康主题为切入点,实实在在为患者解困惑。多部门协作及时回应市民需求,医院党委通过多部门协同机制,对12345市民热线工单进行及时分析整理和回复,积极为市民提供解决方案。
无畏逆行,守牢疫情防控底线
龙华医院驻新国际中心方舱医院医疗队临时党总支全力以赴助力守牢城市疫情防控底线,在奋斗中充分展现了龙医人的责任与担当。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彻底的措施、更迅速的行动,全力投身这场严肃的抗疫斗争,充分凝聚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党员、干部们挺身而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
魏华凤:资深书记、“双带头人”
总支委员魏华凤本身就是医院内科第四党支部书记,也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的负责人,是一位资深的党务工作者。自从进入方舱医院以来,除了带领团队始终保卫患者健康以外,她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打造“党建引领”新模式,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临时党总支的组织委员,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仍不忘关心队内青年同志,了解他们的情况,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在她细致的工作之下,已有多位青年同志向党组织表达了入党意愿并递交入党申请书。此外,在关心队员的基础上,她也在不断思考如何凝聚患者之力,让他们也能发挥榜样作用。她第一时间在病区显眼处张贴“党员报到”二维码标识,在登记、查房时也处处留心,鼓励患者党员能第一时间亮明身份、做贡献。随着“双报到” 工作的不断深入,很多患者党员都主动站出来。在医疗队的影响下,一百多名党员志愿者承担打扫环境、分发餐食等工作,为广大患者服务。
李交:年轻的抗疫“老兵”
队内有一位年轻的抗疫“老兵”——李交。 2020年他不顾年幼女儿的哭闹与不舍,毅然踏上援鄂的征途。这次面对上海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他第一时间报名抗疫医疗队。“我有经验,当然我上”,简单的一句话让他再次背起行囊。两年后今天,女儿已经长大不少。“爸爸,加油,我会照顾好自己,请放心”,女儿稚嫩的脸上露出了懂事的笑容。此次他还有一个新身份,龙华医院医疗队第三临时党支部支部书记,对于没有党务工作经验的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毅然扛起重任,快速组建支部党员群,明确分工,将自己的援鄂工作经验与大家分享,充分发挥中医特长,利用针灸、功法等中医适宜技术,缓解患者高热、哮喘等症状。他所带领的团队收到多封患者的表扬信、感谢信。“虽然你们穿着大白,我们看不到你们的模样,但是我们能感受到你们的爱”“以前不了解中医,但是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中医的魅力,感谢你们,感谢龙华医院”,患者的暖心话语给了他们更多的动力。
汤波洁:“战斗到底”不放弃
有一位特殊的患者主诉在入仓以前出现过胃出血的现象,当下又出现胃部不适等症状,医生表示根据患者病情,饮食应调整为半流质饮食。而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如何弄来这样一份“特殊”的饭菜是一大难题。医疗队保障组组长、龙华医院后勤保障处副处长汤波洁扛下了这一重任。他联系相关餐饮公司,积极协调,最终保障这份“特殊餐”送到了患者手中。1500多人的方舱医院,大到医疗设备,小到一顿餐食,他日夜工作,就怕患者睡不好、吃不好。他始终坚持要在同质化的医疗服务中,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在医疗队期间,他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待命状态,急事难事他总是第一时间冲上前。得知自己的父亲也感染新冠后,他也没有离开团队,就简单的一句:“家里没有困难,请党放心,作为一名党员,我会一直战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