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通讯 | 【星火战“疫”】龙华医院方舱医疗队队员抗疫日记:第六个不眠的夜班

发布时间:2022-04-18

我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的一名青年党员,今天是我们团队继新国际博览中心集中隔离点任务成功交接、长宁方舱建设任务完成后,来到金山方舱工作的第2天,也是我们治疗组的第六个不眠之班。


疲惫中难掩乐观

交班时间是每晚20:00。下午5:50我吃了晚饭准备出发,走到楼下看到出征的大巴已经停在路边。伴随着发动机的响声,我急忙冲上车,听到组长魏华凤老师的声音:“医护已经全部到齐,出发!”

作为最后一个上车的人,我顿时感到些许不好意思。魏老师说:“今天是金山开舱第一天,收治工作任务会比较重,早点到可以和前一批小伙伴一起快些完成收治,让病人们早些安顿下来。”

高竹君护士长说:“今天是金山第一个班,大家都迫不及待想快点安置病人了。”此时,我在一众同伴的脸上看到的是积极、乐观,虽然带着一些疲惫,却依然斗志昂扬。

回想起在新国际博览中心集中隔离救治点的工作,那天深夜,刚下班4个小时正在熟睡中的我们,临时接到紧急集结任务,10分钟完成集合整装出发时,我看到的也是这种神情。对任务的期待、对生命的敬畏,是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担当。


大家都在很“安心”

进舱后收治任务立刻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党员们冲在第一线,医疗队临时党总支全体支委、管理团队和我们一起奋战在救治一线。

梅院长在收治之余不断地给我们加油打气:“大家辛苦了,病人们的健康就靠你们了。”听说全体管理团队凌晨4点半就从驻地出发来现场做最后的准备工作,我的内心充满了敬佩与感动。同样,当我们遇到一位胃部不适的患者需要紧急调配药物时,正在休息的田雨老师也是第一时间回复,并协调安排。所有的老师都处于24小时备战的工作状态,在身后默默地支持着我们,让我们能够安心投入“战斗”。


中医“魅力”显神效

舱内药物比较局限,而患者有各种不同突发情况,其中有一位患者觉得胃胀不适,面露难色。在与上级医生进行沟通的同时,我们组最擅长针灸的单孟俊老师立即拿来一个长尾夹,在患者手掌处按压,不到5分钟,患者面色逐渐好转,露出惊喜的神情:“医生我舒服多了,我刚刚感觉肚子里有一股暖流冒上来,然后就好受多了。”单医生一边治疗一边进行了现场教学:“我取的是土水穴,针灸、穴位按压的特点就是起效快,我们用好中医药传统治疗技术,可以快速减轻患者的痛苦。”他回头对患者说:“穴位按压结束了,我现在教你个动作帮你把邪气排出来。”5分钟之后,我再去问这位患者的病情,患者表示:“我觉得我已经好了,刚刚都睡着了。”这让我切切实实体会到中医的博大精深,让我对中医治疗充满信心。

结束一晚的忙碌,大家脸上的神情还和来时一样,疲惫但快乐。坐在返回的车上,我想起了医疗队临时党总支支委唐一骏曾在组织生活会上说:“我们医疗队202人中有66位党员、10余位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以及45位在战斗一线递交入党申请的同志们。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期望,要充分用好中医特色,为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坚决打赢这场大仗硬仗。”

作为年轻党员,我会时刻牢记党员身份,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在抗疫第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彰显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原文链接